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冬季氣候寒冷,火鍋會讓人感到溫暖,但大部分人卻不知道,火鍋吃起來還有很多講究。冬季吃火鍋選對食材才能吃的健康,那么吃火鍋要準備什么呢?一般吃火鍋的材料有哪些?下面和小編一起看下吃火鍋的配菜大全。
吃火鍋要準備什么?
大家平常吃火鍋的時候,都會準備什么呢?火鍋的基本用料主要包括主料、湯料和蘸料味碟。下面,詳細講解火鍋的基本用料。
火鍋主料:即成鍋中涮煮的原料,其適用范圍極其廣泛,天上飛的、地上長(跑)的、水中游(爬)的,無所不包。按原料的性質可分為海鮮原料、河鮮原料、家禽原料、家畜原料、蔬果原料、原料制品等,凡是能用來制作菜肴的原料幾乎都能作火鍋主料。
火鍋湯料:即鍋中的底湯,用得最多的是紅湯汁,其次是白湯汁(包括酸菜湯)。紅湯汁即辣味湯汁,用濃湯與辣椒、豆瓣、豆豉、醪糟汁、冰糖、精鹽、黃酒、多種香料等熬制而成。白湯汁即用老母雞、肥鴨、豬骨頭、火腿肘子、豬瘦肉、蔥、姜、酒等熬制的湯汁,一般與紅湯汁配合使用,很少單獨使用,即使用也常要蘸些調味料食用。
蘸料味碟:是涮制火鍋不可缺少的部分,常見的有麻油味碟、蒜泥味碟、椒油味碟、紅油味碟、辣醬味碟、川琦蘸料碟、醬汁味碟、韭菜花味碟等。在火鍋中涮燙的主料剛出鍋時溫度較高,若將剛從鍋中撈出的主料在味碟中蘸一下,能使滾燙的原料降低溫度,便不會燙傷口腔。
吃火鍋的材料
冬季天氣寒冷,氣溫降低,應多食斂陰護陽的食物。如:牛肉、羊肉、雞、香菇等熱性原料以調節體溫。調味料可用辣椒、胡椒、生姜。因為冬天鮮蔬菜不多,易引起維生素缺乏。火鍋用料中應多配胡蘿卜、菠菜、豆芽等。火鍋湯宜汁濃肥鮮、色深醇厚,突出原汁原味,不宜食用冷飲和生冷食物。在冬季應該用熱性原料,是火鍋用料的一大原則。
食物搭配吃火鍋要注意食物搭配。蔬菜中含有大量維生素及葉綠素,吃火鍋時多放些蔬菜不僅能消除油膩,補充人體維生素的不足,還有清涼、解毒、去火的作用。涮火鍋的順序很有講究,最好吃前先喝小半杯新鮮果汁,接著吃蔬菜,然后是肉。這樣,才可以合理利用食物的營養,減少胃腸負擔,達到健康飲食的目的。
食物材料的選擇要天然新鮮、種類多樣、多素少肉、菌薯兼備。也就是說,要多點蔬菜、薯類、菌類、豆制品,少點肉類和半成品。下面小編介紹吃火鍋的材料。
蔬菜:應該是種類、數量都最多的食物,最好能兼顧各種蔬菜,而且一定要有對身體益處大的綠葉菜:菠菜、茼蒿、香菜、萵筍葉、豌豆苗、西蘭花、綠葉生菜、油菜等等。再根據喜好選擇一些淺色蔬菜,如大白菜、冬瓜、白蘿卜、筍片等。
菌藻類:蘑菇、木耳、海帶也可多點一些,很多火鍋店都有菌類拼盤,不妨點一份,可以一次吃好幾種蘑菇。
薯類:紅薯、土豆、山藥、芋頭這些薯類要點一些,一起涮出來當主食吃,比吃完火鍋再來個油酥餅、炸饅頭、白面條要強得多。
豆制品:豆腐、凍豆腐、豆腐皮都非常適合涮煮來吃,但要注意油豆泡、油炸過的腐竹都是脂肪含量較高的。
肉類:肥胖、有慢性病的人要少點脂肪含量高的肥牛、肥羊肉片,因為用來涮煮的肥牛羊肉片脂肪含量可高達30%.最好點瘦牛肉片、魚蝦、雞肉片、百葉毛肚、鴨血這些脂肪含量比較低的肉類。當然如果是怕冷瘦弱的人,可以點一些牛羊肉。
這些半成品指的是:午餐肉、火腿腸、魚丸(純魚肉做成的魚丸不在此列)等。
熱門火鍋配菜大全
重慶火鍋配菜
魚丸、肉丸、麻花、油條、油馓子、酥肉以及面筋,白菜、菠菜、豌豆苗、萵筍、卷心菜、土豆、蓮藕、茭白、冬筍、春筍、白蘿卜、胡蘿卜、黃瓜、冬瓜、絲瓜、鮮豌豆、四季豆、菜花、金針菜、蘑菇、香菇、平菇、金針菇、黃豆芽、綠豆芽、豆腐、豆腐干、香菜、香蒜、蔥、空心菜,干金針菜、玉蘭片、筍干、粉絲、紅棗、魔芋、木耳、銀耳、香菇、口蘑以及竹蓀,羊肉、牛肉、豬肉、火腿、午餐肉、臘肉、香腸、豬灌腸、豬牛羊的腎、肝心、肝蹄筋、牛鞭、豬腸、豬腦花以及豬脊髓。野雞、野鴨、鵪鶉、狗肉、狗鞭、蛇肉、田雞、蝸牛、牛蛙以及龜肉,雞肉、鴨肉、鵝肉、雞翅、雞血、鴨血、腸、肫、肝、雞爪以及鴨掌,鯽魚、草魚、鯉魚、鱔魚、泥鰍、河蟹、河蝦、海蟹、海蝦、水發海參、水發墨魚、水發魷魚、水發魚肚、魚唇、魚翅、鮮貝、帶魚以及水發海帶
內蒙火鍋配菜大全:羊肉、牛肉、豬牛羊的腎、肝心、肝蹄筋、牛鞭、豬腸、豬腦花以及豬脊髓等。豆腐、蘑菇、香菜
東北火鍋配菜
海米、海蠣子、蟶子、冰蟹;主料有:酸菜、牛肉片、五花肉片、羊肉片;調料有:芝麻醬、韭菜花、腐乳湯;喜歡吃辣的可以準備點辣椒油。
東北人吃火鍋主食牛、羊、豬肉片,第一是調湯料,雞湯或肉湯,湯里不能放鹽和味素的,因為一放這些牛羊肉就有點硬。第二放的是海鮮,(火鍋信息港提示過去在不靠海邊的地區都是凍海鮮,后來才有了活海鮮。)一是讓這鍋湯借這鮮味,二是能吃得出海鮮的味道,東北涮火鍋海鮮吃得不是很多,一是麻煩二是素淡。第三就該放酸菜和牛羊豬肉片了,大家會敞開肚皮吃這些肥嫩的肉片,這時好聞又不膩的膻味彌漫開來,直沁肺腑,一準讓那些剛進來的客人登時饑腸轆轆。
下羊肉可間放一些酸菜、血腸、粉條、凍豆腐雞豬肉等等。酸白菜1000克、帶皮豬五花肉1500克。水發金鉤50克、活螃蟹2只,水粉絲500克、京冬菜50克、雞湯2000克。咸香菜15克、咸韭菜15克、紹酒25克、花椒水(用花椒5克加水250克熬制)15克、味精3克、精鹽10克、香菜末25克、腐乳15克、芝麻醬25克、克蒜醬6克、紅椒油10克、鹵蝦油10克、咸酒菜花15克、醬油15克、米醋15克。
吃火鍋時要“四不吃”
1、不吃半熟食。薄肉片在沸騰的鍋中燙1分鐘左右,肉的顏色由鮮紅色變為灰白才可以吃。生菜也需燙到湯沸騰后再稍煮一會方可撈起。
2、不喝老湯。吃火鍋時喝湯要趁早,否則涮的時間越久,湯中所含的有害殘留物,如亞硝酸鹽、嘌呤的含量就越高。
3、不吃高膽固醇食物。動物內臟及腦的膽固醇和VA含量都非常高,大量進食此類食物,對血脂代謝非常不利,且可能引起中毒反應。
4、不吃高鹽。蝦餃、肉丸、香腸等含大量油脂和鈉鹽,對人體的血脂代謝和血壓調節都會加重負擔,尤其是糖尿病、高脂血癥患者要少吃,腎臟病、高血壓患者則盡量不吃;調味料(如沙茶醬、辣椒醬等)有一定的刺激性,有胃腸疾病的人應少用。
此外,在吃火鍋的過程中,注意配合多放蔬菜、豆腐等清涼解毒的去火食材(尤其是辣鍋湯底),餐后再來一杯發酵型酸奶,一周食用1-2次火鍋為限。